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 易经初学内容易经的构成

[复制链接]

70

主题

70

帖子

325

积分

打工仔 ←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14:5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易经初学内容易经的构成
《周易》共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易经》,简称《经》,是古经文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一部分是《易传》,简称《传》,是孔子对古经文的解释。《传》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文言》;《杂卦》七个部分,后来人们把其称为十翼,意思是有了这是个翅膀,古老的《易经》才能飞了起来,也就是借助十翼,人们才能读懂《易经》。
首先谈谈《经》部分:先介绍八卦。很多人都知道八卦,但何为八卦?八卦的画法及其内容如何?可以绝大多数人就拿不准了。八卦叫基本卦,也称八经卦,其名称和符号分别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其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兑》代表泽,所反映的是宇宙间八种最基本的自然现象。《周易•系辞下》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说八卦除去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这八个基本之象外,还广范象征着自然,象征着万事万物。《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就是伏羲氏,按此说八卦当是远古祖先伏羲氏观天象,察地势,视鸟兽之文而受其启发所创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治理天下,让人们摆脱盲动无知而生活的理性、文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社会秩序,使人类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健康生活,所以伏羲氏才以负责任的态度仰观天象,俯视地理,了解掌握地之所能和鸟兽的花色纹理,远取诸物之象,近取自身之形,于是就画成了八卦,并用来修养人们的道德和区分不同性质的事物,从此让人们离开了混沌愚昧时代,从蛮荒无序变得文明理性起来。这可能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伏羲氏一画开天而天下文明。仅从这点上讲,《周易》绝不仅仅是专门用来占卜算卦之书,应该是立道设教而人类文明的教科之书。
易经初学内容易经的构成,绵阳论坛
六十四卦分宫卦图
再说说六十四卦。相对于八卦来说,六十四卦又称六十四别卦。伏羲氏虽说创立了八卦用来管理社会,时间一长觉得光有代表万事万物的八卦,却不能感知和预测将来会有什么变化,以便趋吉避凶,决定行止,所以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他尝试着把八卦分别两两相重,于是就产生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依然所使用六十四卦。与八卦相同之处是,在六十四卦中,仍以八卦取象。不同之处就是八卦只有三个爻,而重卦则变成了六个爻;八卦三爻静止不动,六十四卦则可以实现爻位上下移动变化,出现了互卦等,不仅景象蔚为大观,而且变化无穷无尽。六十四卦的创立,既能说明宇宙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还能随着爻位的变化来观察事物的发展趋势,演算推知预测未来。这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所阐述的“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爻位的变动,就代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了它,就可以依据爻辞来判断人们的作为是预示着吉还是预示着凶。吉则动,凶则止,从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待事物的发展要“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着事物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再去处理,一切都为时已晚。大家都知道《易》《医》同源,《黄帝内经素问篇之——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对此在下面讲解《周易》之象、数、理、占的篇幅中我还要做专门介绍,在此不多赘笔墨。
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到了周文王的时代,周文王觉得伏羲氏的卦只有符号而没有说明卦意的文字,仅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方便地使用它说明和解决问题的。于是他按自己的理解尝试着给符号卦补写文字说明。史书记载周文王被商纣王软禁于羑里,在“狱中” 闲来无事,开始对伏羲氏的每个卦和每一爻进行仔细研究推敲,并把推演的结果用文字写在卦符的后面对每卦及其爻辞加以说明。这就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上所描述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伏羲六十四卦经周文王加上说明后,《经》就开始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明了。如乾卦,他在卦画后面给它写了“元、亨、利、贞”四个字,是说《乾卦》具有创始万事万物(元)、并可以使其蓬勃通达(亨)、和谐发展(利)到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贞)的四种功能。而这些功能就是乾卦的所具有的道德品性,所以我们把元亨利贞称作乾卦的卦德。接着他又把《乾卦》的每一爻也分别写了断语,如初爻(名称叫初九)的断语是“潜龙勿用”;二爻(九二)的断语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的断语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的断语是“或跃在渊,无咎”;九五的爻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爻辞是“亢龙有悔”。其它各卦,依此处理,六十四卦就有六十四个卦辞(卦德),三百八十四个爻辞,再加上《乾》、《坤》二卦的“用九”和“用六”,共计缀辞四百五十条。这就是文章开始所说的《经》。
概括地说,《经》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所组成。当时,人们主要以此来预知吉凶消长,所以说《周易》就是算卦测命之书。
其次说说《易传》:到了春秋末期,晚年的孔子对《周易》十分钟爱,据说他反复阅读,看了再看,以至于把拴系书简的线绳都弄断了,断了再编,编了又断,竟然编了数次之多,这就是后世对孔子爱《易》爱到“居不离床,行不离囊”和“韦编三绝”这一程度的赞美。从《论语》孔子“假我数年,五十后用以学易,则可以无大过矣”的记载,足以证明孔子对《周易》痴迷与钟爱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他不仅认真研读伏羲氏的卦和文王作的卦辞(统称《经》),而且把对《经》的理解认知和个人体会全部记录下来,再经孔子后学整理,就变成了对《经》最古老最权威的解释,《易》学界称它为《易大传》或《易传》,简称《传》。《传》包括专门解释卦辞的《彖传》、专门解释卦象和爻象的《象传》(解释整体卦象的称作《大象传》,解释每爻爻象的称《小象传》)、专门反复论述乾坤两卦道德的《文言传》、专门论述《周易》哲学观点的《系辞传》、专门讲解《易经》的《说卦传》、专门论述卦序的《序卦传》以及简单论述《易经》功能的《杂卦传》七部分。因为《易》分上经和下经,所以《彖传》、《象传》、《系辞传》也随上下经各分成两部分,加上《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共有“十个”部分,它就是被易学界俗称的《十翼》。意思是说,《十翼》就相当于《易经》长了十个翅膀,有了它,古老的《易经》就飞了起来,能被更多的学者所理解和掌握。把《经》和《传》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周易》。
易经初学内容易经的构成内容根据张成老师易经应用智慧课程内容整理而成。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5-2 14:09 , Processed in 1.583991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