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 周易怎么学

[复制链接]

70

主题

70

帖子

325

积分

打工仔 ←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4:5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易怎么学
张成老师周易教学内容。
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自然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本文通过以下内容带领大家进入周易的世界。
《周易》的名称
咱们现在说的《周易》,曾经三易其名。最初是叫《易》;春秋时开始有了《周易》的叫法,但主流还是叫《易》;孔子赞易后,战国时,学者们把《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汉武帝独尊儒术时,才把《周易》和《易传》合并称为《易经》,从那时起,《周易》、《易经》、《易》的名称就混用了,都是指合并了《周易》和《易传》的那个《易经》。近百年来,由于五四批儒批孔风潮的影响,儒家地位不再独领风骚,研究《周易》的学者又将《周易》和《易传》分开审视,所以现代人说的《周易》,往往只是针对《周易》经文,而不包括《易传》,这其实是又回到了《周易》最初的叫法。我所说的《周易》,也是仅指经文,不含《易传》。
周易怎么学,绵阳论坛
《周易》流传史
《周易》一书最早是由周朝王室图书馆秘藏,西周末年战乱,周室衰微,藏书遭到浩劫,此书自此流落民间,并以占卜书的形式广为流传。孔子赞易后,此书蕴涵的价值逐步被各家发现,于是一花开五叶,易学由此诞生,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三家,一个是孔门的儒家易,一个是道家易,一个是占卜易。其实这些都是在《周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些应用性解读。儒家易一直是易学正统。占卜易就是焦延寿、京房那一路,后来蔚为大观,成为中国术数的理论基础。道家易主要是用来指导炼丹,后来有名的集成之作是《周易参同契》。中医只是将易的阴阳观纳入中医基础理论,对经文基本没有涉及,佛学进入中国后又有了佛家易,已经很晚了,是分支的分支,从咱们解读《周易》的角度,这些都可以不考虑。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两派六宗,巳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他说的《易》说愈繁,其实就是在说:自从《周易》流落民间后,两千年来就没有人真正读懂过。所以,历史上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乃至到现在,仍有些好事者喻为天书。
周易怎么学,绵阳论坛
《周易》的体和用
有人会有疑虑,那些读书破万卷的学者都没能读懂《周易》,咱们这些普通人能行么?我告诉大家,《周易》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天书,能否读懂它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思路问题。思路对了,初中生也能读懂。思路不对,教授也没辙。
我现在要做的事,只是试图厘清《周易》原文的含义,而那些大儒做的事,是要匡济天下,出发点、目的都不一样,解读的视角当然也会不一样。
米可裹腹,沙可盖屋,两者相掺价值全无。我之所以敢说听我讲完《周易》后水平可以超过历代的解易水平,就是因为这个。过去的解易者大米和沙子掺杂,体用混淆,这才使得迄今为止连经文的本义都好还没搞清楚。
历史上那些学者们眼中的《周易》的价值,实际是孔子的价值,“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些是孔门的精彩论述,是儒家的思想。另外,由于《周易》卦象体系这个认识论模型庞大复杂,足够各种不求甚解而只是满足于自身文化需求的人任意去发挥,所以更有数不清的学易者自夸其易理,美其名曰:人人眼中都有自己的易。
人人读易都可以有自己独到见解,这句话没错,但逻辑基础错了,因为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人人读的并不是同一个《周易》,而只是他眼里的《周易》。这是不正常的,《周易》作为一部著作,应是一体万用,而不应是现在这种万体万用的局面。我们应首先明确其“体”,其基本内容。然后才能谈到合理的思想发挥、实践运用。
为了达此目的,我们在解易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放下。放下《周易》在我们心目中的所有用途、价值、意义,不要考虑它能指导我们什么,能教育我们什么,不要考虑它是否包含了什么宇宙奥秘,人生密码。放下孔子的传辞,放下后世所有这样那样的发挥,只是面对64卦最原始的那些卦爻辞!
简言之,先放弃一切‘用’的想法,把本‘体’搞清楚。
“体”清“用”自明,明“体”而后“用”。只有真正读懂了《周易》的体,才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研究其内涵,发挥其应用。否则那些发挥都会是无源之木,借易说自己的心事而已。所以,等六十四卦经文都讲完了,都明白《周易》的本义是什么了,我们才能再聊其“用”的事。如果有想直究《周易》原文本义的朋友,请跟着我的解读一起前行。
我的解读
三千年来解读《周易》的著作、思想数不胜数,乃至后人不论从哪个角度去解读,都可以在前人找到影子。我的解读也是如此,平时讨论时有朋友会说我的思路属于“以史解易”一派,还有的说是训诂派等,从我本身的出发点来说,我不认可这类评判。我解读《周易》时,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现在寻到的脉络,是在一次次解读中一点点厘清贯穿起来的,我只是试图追本溯源,尽量去发现其不掺杂任何解读因素的本义。
我的解读似乎比较特别,于是有的易友探究某个观点是不是我最早提出来的,或者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之类问题。我的看法是,我们的目标是解读出《周易》的真相。并不是要和谁谁比较发现权,所以咱们现在最该关心的是某某观点是否符合《周易》的原理,是否可以作为解经的一种可以贯彻的依据。
以上周易怎么学知识根据张成老师喜马拉雅FM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编辑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11-14 22:25 , Processed in 1.306540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