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书人杨文军:乡音乡韵寄乡愁

[复制链接]

473

主题

474

帖子

177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1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09: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书人杨文军:乡音乡韵寄乡愁,绵阳论坛

          说书人杨文军
          在安州区秀水镇,每逢双号的赶场日,就有三三两两的茶客走进四川评书传习馆。在茶香氤氲中,一杯盖碗茶、一段传奇故事,茶客在这里倾听谈古论今、说事说理、说人说心……
          这里,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书项目的传承人——杨文军的茶馆。从翩翩少年到两鬂斑白,转瞬40余年,杨文军凭借一方醒木、一张利嘴,讲述一个又一个风云传奇……
          替补上台
          与评书结下不解之缘
          近日,记者来到有着千年历史的安州区秀水镇。
          “黄旗滚滚,旗幡招展,乌鸦飞不过旗杆,蛇儿串不过马蹄,前打朱雀旗,后打玄武旗,左打青龙旗,右打白虎旗,一天旗,二地旗,三人旗,四象旗,五虎群羊旗,六合旗,七星旗,八卦旗,九宫太阳旗,十面埋伏旗……”台上,杨文军口若悬河,一串串妙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台下,茶客聚精会神,随杨文军手指扇舞,仿佛已置身战旗招招、驰骋千军万马奔腾的沙场。
          “啪!”随着醒木落案,茶客方才从久远的故事中回过神来,推开盖碗茶的盖子,缓缓啜一口清茶……这样的场景像老电影一样,隔天就在茶馆上演。
          评书,作为中国传统的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从宋代开始流行,因其有“谈古论今寓兴邦之大计,褒忠贬奸颂礼义之先贤”之说,而享有“高台教化”的美誉。
          自清末民初以来,评书一直活跃在安州各大场镇的茶馆里。杨文军是地道的安州秀水人,年少时常随父亲到茶馆听评书,逐渐对评书有了兴趣。后来,哪里有说书茶馆,他就去门前站着听。
          1983年,杨文军16岁。一次偶然机会,他听夜书正听得津津有味,说书先生陈安民身体突感不适,临时“抓包”杨文军上台,替他讲完后续的章节故事。
          杨文军上台不慌不怯、徐徐道来、一鸣惊人,从此与评书结下不解之缘。师从陈安民学艺一年多后,他随即在安州河清、桑枣、黄土、安昌等地讲书。
          “要想出口成章,除了苦学苦练,没有捷径。”杨文军回忆,当学徒时,市面上可供学习的评书墨本屈指可数,基本上靠师父口传心授。
          采访时,杨文军翻开陈旧泛黄的手抄笔记本,里面有他珍藏的《双贵图》《十剑图》和《玉狮带》等,这是师傅陈安民口传给他的代表性书目。
                说书人杨文军:乡音乡韵寄乡愁,绵阳论坛
          络绎不绝的听书人
          秉持信念
          弘扬正义讲述时代变迁
          在杨文军看来,评书虽源于草根市井,但弘扬的是社会的道德正义,讲述的是时代的更替变迁。
          杨文军说,“评书既是‘最简单’的,一人凭一张嘴,辅以醒木、折扇、手帕等道具就可表演;它也是‘最难的’,一开口就要表现‘生旦净末丑’‘喜怒哀乐忧恐’,既要说出人的内心,还要与时代呼应,鞭笞假丑恶,褒扬真善美。”
          秉持这样的信念,杨文军锤炼40年,辗转于中江、三台、广汉、什邡、江油、绵竹等地的茶馆说书。他讲述的内容,题材大多改编于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等;也有师傅陈安民创作的书目,如《双贵图》《银河图》《玉狮带》等;还有一些红色题材的改编作品,如《红岩》《解放—江山岛》《红灯记》等。
          一扇收天地、两唇道古今。杨文军讲评书时,他常将历史故事与当下实事穿插展开,谈古论今,针砭时弊,道出时代变迁。他的每一讲时长为40分钟,对于篇幅较长的章回体小说,往往讲述一部的时间,可长达一个月。
          杨文军认为,高超的表演手法是“眼有所视,手有所依,足有所立,言未发而表乐俱出于前”。
                说书人杨文军:乡音乡韵寄乡愁,绵阳论坛
          位于秀水镇的四川评书传习馆
          他用一口本地方言,幽默风趣地嬉笑演绎,一人多面、一腔多调,舞台效果在醒木里、眼神里、手势里呈现,贯口、爆发、停顿里藏着“千军万马”,听众情绪随书中情节跌宕起伏,广受茶客喜爱。
          从1992年,杨文军接管师傅陈安民在秀水书堂讲书,到1994年,自己开茶馆讲书,杨文军收获了几代爱听他说书的茶客“粉丝”。
          发扬光大
          广泛传播传统文化
          采访当天,69岁的叶光金点了一杯盖碗茶,静静落座在靠墙的八仙桌前。他告诉记者,自己六七岁时就常跟在父亲身后,在秀水的茶馆听书“铲锅巴”,转眼间,他在这里已经喝了50多年的茶。
          盖碗茶从最初5分钱一杯,到现在5元到10元一杯不等,追随他的老茶客从未离开。如今开茶馆、讲评书虽不足以完全维持自家支出,但对杨文军来说,“茶馆亏钱也要开!愿意光顾茶馆的老茶客喝的不只是茶,还是习惯,是往事,也是乡愁。”
                说书人杨文军:乡音乡韵寄乡愁,绵阳论坛
          杨文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让杨文军倍感欣慰的是,多年的坚持也带给了他更多价值感和归属感。从2006年到2022年,杨文军先后成为县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书传承人。2023年,他重装了茶馆,把草编、川剧变脸非遗项目融入其中。茶馆先后被评为四川评书传习馆、第八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体验基地。
          在这里,杨文军常给小朋友们讲解馆内的非遗文化故事,还表演《话说秀水乡村旅游发展》《活佛济公》等评书片段,现场的孩子们喝彩不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在茶馆以外,杨文军还经常赴外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在各大文旅节庆活动中,他讲评书的身影时常活跃在绵阳各个景区。
          提及传承,他更看重的是年轻受众。“这是一种责任。”杨文军积极收徒传艺,培养评书代际传承人。目前,其女儿杨健较全面地掌握了四川评书的讲说技巧,已是四川评书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还经常进校园、进社区传播评书,让更多青年及大众认同这一传统文化,提高评书影响力。
          杨文军期待,通过评书讲述,向年轻一代呈现生动的中华历史进程,体会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树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记者 李春梅 文/图)
          编辑:谭鹏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11-12 12:54 , Processed in 1.608033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