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雨沧桑三百年 悠悠文脉焕新生  郪江古镇:龙年修复九龙桥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348

帖子

-327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3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20:0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雨沧桑三百年 悠悠文脉焕新生  郪江古镇:龙年修复九龙桥,绵阳论坛
          横跨郪江之上的九龙桥
          初夏时节,风暖人间草木香。汽车行驶在乡道上,随着峰回路转,一树一树的花开荼蘼,入眼皆是明媚;麦田渐黄,美如画卷,丰收的喜悦荡漾开来……
          近日,在花与麦田的间奏里,记者寻访三台郪江古镇,碰见绵阳市非遗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陈晓顺,他正在为横跨郪江三百余年的九龙桥“把脉”,对“九龙”进行有效修缮和保护后,将让这座历经三百余年风雨的古桥重焕新生。
          溪流缱绻的郪江和锦江绕过古镇,润泽千年。独具古韵的石桥——九龙桥横跨在郪江之上,连接三台、中江两县。这座桥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桥墩上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石龙,龙头朝上游,龙尾向下游,桥长50米,由十个桥墩九条龙共同守护。
          从远处望去,仿佛这座桥是从龙背上飞跃而过一般。相传这是天庭派下的天龙用来治理水怪的桥梁,这为桥添上了神秘韵味。
          然而,一座桥,生于水、毁于水,几乎是宿命。
                        风雨沧桑三百年 悠悠文脉焕新生  郪江古镇:龙年修复九龙桥,绵阳论坛
          精细测量
          历经三百余年风雨沧桑,九龙桥从桥墩到桥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站在桥头,从三台往中江方向数,除了第三条龙龙头龙尾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余八条龙的龙头、龙尾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风化、脱落,残缺不全。
          在三台郪江古镇启动修复九龙桥的工程中,陈晓顺作为“九龙”美容焕颜的“主刀医生”,他将怎么做?从哪些细节着手?记者跟随陈晓顺,探寻一场“龙年、龙人、修龙”的匠心之旅。
          当天已是陈晓顺在九龙桥修复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第五次现场测量。“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每条龙从头到尾,都有各自的特点。”陈晓顺蹲在龙头上,一边用卷尺测量、记录、拍照,一边向记者介绍,根据每条龙残留的部分,去揣摩古人当时的造龙构思,并沿着古人的雕刻步伐,以修旧如旧的方式,采用古法榫卯结构的技艺,采集、收纳每条龙的特点,经过测量、绘图、用泥塑坯、拓印等十道繁复的工序,用“绣花”功夫精细修缮,还原九条龙各具特点、精雕细刻的神韵。
                        风雨沧桑三百年 悠悠文脉焕新生  郪江古镇:龙年修复九龙桥,绵阳论坛
          泥塑龙头
          “在龙的两腮、后脑、后颈四个地方,都用了蝴蝶榫卯进行扣接。”陈晓顺指着保存较好的第三条龙龙头向记者介绍,和木匠榫卯工艺不同,石雕榫卯更大、更粗犷,并且修复八条龙龙头、龙尾和雕刻所用的石材,都是从郪江河床里打捞的石头,这些从桥面掉落的板石,历经河水的冲刷,经过雕刻技艺的古法处理,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再现龙头龙尾原生态的轮廓,将还原其历经风雨沧桑的形态和神韵。
          “通过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多次现场测量、比对,我们才敢动手塑泥坯。”记者随陈晓顺走进位于三台城郊的雕刻工作厂房,厚厚一沓照片和手绘图纸分别记录、标绘出九条龙的不同特征。
          在泥坯工作车间,已初具雏形的八座龙头泥坯呈现眼前。“这座泥坯是第一条龙睚眦的头,传说中是龙与狼所生之子。在重塑泥坯过程中,着重要突出其狼嘴、龙头、龙脚的特征。与其他龙不同,它的耳朵是喇叭形状……”经过前期多次现场反复测量,查阅资料后再详细比对,陈晓顺对即将修复的每条龙的神形特征已了然于胸。他指着每座龙头泥坯娓娓道来,犹如展开了一本龙的传说故事。
                 风雨沧桑三百年 悠悠文脉焕新生  郪江古镇:龙年修复九龙桥,绵阳论坛
          精雕细琢
          石板街巷、戏楼庙宇、荷莲砖雕、青色筒瓦隐匿于葱郁的古榕树冠盖之下。漫步郪江古镇,每一步似乎都踩在古郪国的历史风尘之中,一街一巷,一树一瓦,都在诉说着古镇的厚重与质朴。九龙桥静静横卧于郪江三百余年,仿佛见惯了世俗风雨的老人,守护着古镇,任凭川流不息的人们,从古镇走向远方。
          “修复九龙桥除了重现每条龙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外,还将还原地域独特性,文化独特性。”陈晓顺属龙,在龙年承接修复九龙的雕刻工程,这对他有着特别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三台启动了郪江汉文化旅游区建设工程,九龙桥作为郪江古镇重要的文化遗址,目前已经开始施工修缮。“龙年龙人修龙”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保护和利用九龙桥这些历史文物,不仅能承继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更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记者 李春梅/文 王勇/图)
          编辑:谭鹏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底部站长删除!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6-10 13:33 , Processed in 1.416470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