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经] 周易阴阳五行学

[复制链接]

70

主题

70

帖子

325

积分

打工仔 ←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1:33: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易阴阳五行学
《周易》的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阴和阳也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范畴。这种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庄子·天下篇》在论六家要旨时指出:《易》以道阴阳。言明了阴阳学说是《周易》思想的核心。《易经》中虽未明言阴阳,但阴阳观念正蕴涵于“——”“—”两个卦爻符号之中。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易》以道化。指明《易》书是讲阴阳变化的。《易传》明确地提出了阴阳概念,《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卦传》中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阐明的就是阴阳学说。
周易阴阳五行学,绵阳论坛
本章就《周易》的阴阳之道互争胜负、整体和谐来阐述其阴阳学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为宇宙间每个事物都有阴和阳,二者互相对立、转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周易》作者认为,《易》就是以阴阳为范畴来确立卦象、爻象,以及说明阴阳爻变易原则的,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传》)它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着两重性,要求人们从阴阳两个方面去观察事物的性质,这既是《周易》哲学的基础,也是对先秦以来的辩证思维的概括与总结。这一命题对后来的易学与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系辞传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关系,也就是客观规律与具体事物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王夫之在《周易外传》卷五解释得非常透辟,他说:道者,物所众著而共由者也。物之所著,而共由者也。物之所著,惟其人可见之实也。物之所由,惟其有可循之恒也。既盈两间而无不见,盈两间而无不可循,故盈两间皆道也。可见其象也,可循者其形也。
出乎象、入乎形;出乎形,入乎象。两间皆形象,则两间皆阴阳也。两间皆阴,两间皆道。又说:盈天地间皆器矣。器有其表者,有其里者,成表里之各用,以合同而底于成,则天德之乾,地德之坤,非其焉者乎?是故调之而流动以不滞,充之而凝实而不馁,而后器不死而道不虚生。器不死,则凡器皆虚也;道不虚生,则凡道皆实也。”“的规律虽是抽象的,但却被众多的实物(器)所显现而 因循,因而也就必然有可见之实质。它出入于实物的形象之间,于间则可见其阴阳变化,阴阳变化就是。可见,是不可能绝对分开的。
《周易》将一阴一阳的作为客观规律提出来,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它强调《易》书之作,既顺应了天命规律,又顺应了万物之形态与属性。一阴一阳的,它普遍存在于天、地、人。但是,由于天、地、人万物之形态不同,对的称谓也不同。天是无形的,体现于无形的天,就是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地上的万物是有形体的,体现于有形的万物就是刚与柔的对立统一;人所以为万物之灵长而能与天地并之,就在于道德伦理,体现于人则是仁与义的 对立统一。称谓虽有不同,究其实质都是阴与阳,只不过是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说法不同而已。
周易阴阳五行学,绵阳论坛
天、地、人万物都是阴阳规律大流行的产物。分而言之,天有天之,地有地之。合而言之,天、地、人都是一个,统称三才。 在宇宙衍化的过程中,分阴分阳只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阴阳相当于天地。推而至于万物,则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由是而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两大类。
《周易》认为,一阴一阳既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睽·彖传》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睽为乖异,也就是矛盾对立。然而,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绝对的,却有着统一性和互相联系。天在上,地在下,是睽乖对立的,但其令相通而生息万物之事则是相同的。男与女 体质各异是睽乖对立的,但结成夫妻生儿育女情感相通是一致的。天地间万物都有两性之差别,也是睽乖对立的,而其生化之事与天地人相类似,还是统一的。这就说明了,事物只有对方面的统一才能发挥作用,可见睽卦的卦义非常重大,因而赞叹说:睽之时用,大矣哉!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又是能够相互联系的,其联系是双方感应的结果。
《系辞传下》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阴阳合德阴阳,是以微观意义上指构成万物的两种对立的物质
周易阴阳五行学由来根据张成老师喜马拉雅FM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12-23 08:43 , Processed in 1.632711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