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剧盔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伟——精雕细琢演绎“顶上功夫”

[复制链接]

482

主题

483

帖子

212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20:4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川剧盔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伟——精雕细琢演绎“顶上功夫”,绵阳论坛
          汪伟展示制作的盔头
        川剧盔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伟——精雕细琢演绎“顶上功夫”,绵阳论坛
          汪伟工作室陈列的各种戏服
        川剧盔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伟——精雕细琢演绎“顶上功夫”,绵阳论坛
          给学生传授盔头的制作方法(受访者提供)
        川剧盔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伟——精雕细琢演绎“顶上功夫”,绵阳论坛
          镶嵌的绒球不同,盔头各有千秋
          蜀戏冠天下!川剧作为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地方大戏,一代代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川剧的艺术,不仅体现在优美的唱腔,还通过川剧行头和脸谱,表现戏剧千变万化的人物形象。川剧盔头,俗称戏帽,有“72顶半”之说。从川剧行头中单列出来,通过盔帽主体与不同配件的搭配组合,就能变化出1000余个川剧角色。
          2024年1月,川剧盔头制作技艺被评为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日,记者走进川剧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汪伟的工作室,探访这位“80后”川剧人,用指尖制出“冠与纸”的精湛技艺,寻觅“梨园”艺术的精妙绝伦。
          □记者 李春梅 文/图
          耳濡目染 喇叭里结缘川剧
          在汪伟的工作室,有一间专门放置川剧行头的房间,里面摆满五彩斑斓的戏服、琳琅满目的盔头,以及整齐的盔箱……扑面而来的“梨园”氛围,让人仿佛置身戏曲舞台,耳畔锣鼓声声,眼前水袖善舞,每一件戏服都浸润着历史的沉香,充满神秘与魅力。
          说起川剧,汪伟滔滔不绝,今年44岁的他早在七八岁时,就与川剧结下不解之缘。“第一次从高音喇叭听到川剧,就让我脑洞大开,仿佛打开了一个令我神往的世界,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它。”
          在汪伟的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他和小伙伴们上山捡柴、放牛时,让他最惬意的,便是骑在牛背上听高音喇叭里的川剧。高低起伏的唱腔、婉转动听的锣鼓伴奏,让他沉醉其中,不由自主跟着哼唱起来。
          12岁那年,南充市川剧团到汪伟就读的学校选“戏苗子”,招生老师一眼便看中了浓眉大眼、嗓音洪亮的汪伟。然而,因父亲的极力阻拦,让汪伟错失一次学习川剧的机会。
          此后,汪伟对川剧更是入迷,哪怕是帮父母干农活时,他也会打开收音机听川剧,跟着哼唱。
          一旦听闻四乡八里有前来唱戏的戏班,他总要赶去听戏,偶尔溜进后台,看演员们化妆绑头,抚摸他们的戏服、盔头,情不自禁地跟着师傅们哼唱几句、比划两下。演员们看他有板有眼学戏的样子,忍不住逗他:“小朋友,走嘛,跟我们唱戏去。”
          别人的一句玩笑,却在汪伟心里生了根、萌了芽。1998年,18岁的汪伟到绵阳工作。经济独立后的他,唱戏的念头就像草一样在心里疯长。一有空,他就在铁牛街听戏、学戏。
          后来,绵阳人民剧团解散。老川剧人在东方红大桥下组建起了临时戏班子,这里成了汪伟听戏的又一个去处。他和这里的川剧人熟络起来,跟着他们学唱戏,掌握了川剧表演的基本表演技巧,成了这个临时戏班子的铁杆戏迷。
          孜孜不倦 解锁盔头新技艺
          在听戏、学戏的过程中,汪伟发现,老川剧人表演时穿戴的戏服都很精美,唯独川剧盔头破败不堪,甚至有的一碰就散架。
          “盔头为什么这么容易烂?做盔头有什么讲究?”汪伟追着前辈们问个不停,还虚心向他们讨教盔头的制作技艺。
          那些日子,汪伟跟在王大均、蒋宗轩两位老川剧人身后学艺。听他们讲述制作盔头的技法,记下制作流程后,他在绘图、雕版、盘丝等几十道工序中反复琢磨。
          手持雕刀、钳子、烙铁等工具,汪伟与白令纸、铁丝、珠花“软磨硬泡”的日子里,一次次上手演练,失败后又从头再来。
          “要让盔头持久不坏,窍门是在熬胶时加入苦楝树果子。”采访中,汪伟指着一大桶正在泡发的苦楝树果子。
          他告诉记者,采摘这种果子也要讲究时机,一定要在春季树枝发新芽时,摘取经过风霜雨雪后仍挂在树枝上的果实,加进牛胶中熬制,才能起到防虫蛀的功效。
          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当他终于成功制成一顶盔头时,汪伟的喜悦之情不亚于第一次登台扮角亮相。
          纱王帽、金王帽、狮儿盔、女帅盔……说起川剧盔头,汪伟如数家珍。他向记者介绍,川剧盔头造型兼具写意手法和写实韵味,什么样的戏角戴什么样的盔帽,让观众目视其外表,一眼可窥探其心智,与川剧脸谱有异曲同工之妙。
          “绒球多的为文财神盔头,绒球少的为武财神盔头。”汪伟拿出两顶造型相似的盔头,只因镶嵌的绒球不同,就各有千秋,由此可见川剧盔头艺术的精美多样。
          保持热爱 要将技艺传下去
          2002年,汪伟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从铁杆戏迷“转正”为专业的川剧演员,同时还不断提升制作盔头的技艺,衍生出市场需要的川剧盔头文创产品。
          从巴掌大小的状元盔头,到悬挂于景区直径两米长的盔头造型,都经他手制作而出。“不同的盔头,耗时半个月到半年不等。”汪伟说,他制作的盔头在四川、重庆等地颇受欢迎。
          汪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和喜爱川剧。近年来,汪伟的川剧盔头在各个文旅推介活动上亮相,吸引众多外国友人关注、收藏。他创作的川剧迷你状元帽、川剧变脸木兰盔,先后被四川省版权局授权,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文创产品,还多次作为“伴手礼”赠送给外地嘉宾。
          谈及未来,汪伟坦言,他并没有想要在这份工作上获得更多名誉,他只想怀着对川剧的热爱,继续坚持做下去。如果有年轻人想学这门艺术,他将毫无保留地传授,希望将这个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编辑:李志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底部站长删除!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12-22 19:38 , Processed in 1.552349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