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元:用好“文化名片” 探寻文旅融合新路径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346

帖子

-335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3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20: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元:用好“文化名片” 探寻文旅融合新路径,绵阳论坛
          皇泽寺 
          广元皇泽寺,因存有国内唯一的武后真容石刻像,以及始于北魏,历经北周、隋、初唐的摩崖造像而闻名,是广元市一张特别的文化名片。6月30日下午,“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联合采访组走进广元市利州区皇泽寺,在时空交错中,去感知一座城市的历史与人文底色,探寻广元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
          进入皇泽寺大门,入眼即是二圣殿,殿内正中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塑像,两侧分别是两人当政时期的9位著名大臣塑像。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中,皇泽寺的历史与武则天的传奇人生画卷由此徐徐展开。
          皇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乌奴寺”,又名“川主庙”。唐贞观年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武则天出生于此。后来,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出资修建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寺名为“皇泽寺”。
          在皇泽寺内,还有一个亮点是摩崖造像。皇泽寺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初唐,现存57龛窟,大小造像1203尊,主要分布在大佛楼、写心经洞、五佛亭等处,均沿山而凿,中心柱窟、大佛楼的造像都是典型代表,在国内享有盛名。
          作为文旅资源大市,广元名声在外。无论是因武则天而得名的皇泽寺,还是雄奇险峻的剑门关,皆写满了深刻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传奇,成为游人追寻的“诗和远方”。
                        广元:用好“文化名片” 探寻文旅融合新路径,绵阳论坛
          皇泽寺的摩崖造像
          让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每年9月1日,广元都会以举办广元女儿节为平台,提升节会品牌、宣传城市名片、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广元用心思考“新旅游”出路,在“融”字上做文章,从“融合”上下功夫,大力实施文旅融合、科技融合、生态融合等,打开景区和旅游的概念边界,解锁“新旅游”密码。
          去年以来,广元推出“女皇故里传奇之旅”“高山湿地康养之旅”“滨水运动休闲之旅”“花卉博览体验之旅”“红色经典缅怀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省内许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历史文化之韵、绿色生态之悠、体育运动之美。
          这些精品线路包含了广元旅游的多业态“融合”,每条精品线路也复合叠加了多种旅游业态。譬如“女皇故里传奇之旅”,游客一路走来,参观了皇泽寺,对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了历史认知,转过身,则是嘉陵江江景的雄奇秀美,再登船,感受栖凤湖的灵动轻盈,又动筷,咀嚼广元河鲜的美味无比。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广元立足“诗和远方”谋篇布局,坚定文旅兴市不动摇,抢抓文旅消费提档升级的现实之机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时代之机,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生态康养“后花园”和川陕甘结合部区域性文化中心、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为目标,加快打造“大蜀道、女皇故里、生态康养、红色广元”四大文化旅游目的地,走出了具有广元特色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
          (行进涪江联合采访组成员 绵报融媒记者 赵利宾 张登军/文 胥江/图)
          编辑:谭鹏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底部站长删除!
绵阳人说绵阳事!关注绵阳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客户端|绵阳论坛 ( 蜀ICP备2022009813号-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安全网站

GMT+8, 2024-6-1 19:04 , Processed in 1.274328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5-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