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官网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标题:
“一国两制”,最完美的体现!(图)
[打印本页]
作者:
QQ632127206
时间:
2017-7-7 08:11
标题:
“一国两制”,最完美的体现!(图)
[png/521K]
上个月尾,路过南方大都市教考地铁站A出口的谎信路,看到该市犂湾区城管执法队在行政执法车广播,仔细聆听,原来是广播通知该路边五六家商铺是非法违建物,要求商户于7月6日前清理财物,在6日那天将依法拆除此地一排违建商铺,云云……!
本人经常来教考地铁站乘车,早注意到这六七家商铺几年前就建成招商营业了,到如今听了广播才知道是违建,而犂湾城管执法队行完法律程序,就要依法拆违,在执法前却能预先通告,尽量让商户处理好商品,减少损失,确实是人性执法,!
到昨天5号晚,又再听到城管来宣传,说铁定明天拆违,请商户自己清运存货……
听着城管如此人性化,我不由衷竖拇指点赞:“人民城管为人民,美化城市靠城管”!
7月6日傍晚,又经过教考地铁站谎信路,看到了这一排商铺真的是被依法拆除了,为了不影响执法顺利进行,路面封闭了一边车道,近一百名城管执法大军押阵,还有一群全心全意为政府维稳的民警到场,防止商户情绪激动!
这种大阵仗所谓清拆违建的场面,见得多而不怪了,偏偏这次见到的场面,却令我产生奇怪!
原先城管广播宣告此一排商铺全都是违建物,要拆除当然全面一视同仁拆掉,奇葩的现象是左边手五间双层的商铺全拆变废墟化为平地,横七竖八乱堆积着建材料,告诉每一位路人,此处是被行政执法了的违建,而右边一家商铺偏偏在大拆违行动中,独善其身丝毫无损,水电供应正常 ,华灯通亮似笑傲路人:“本店有免拆金牌”!
我浅手轻脚行近一看商铺招牌,写着“清真
中华牛肉面”,门口的牌板写着的是一长串维吾尔民族的鸡肠字,我认识不了 ,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再向店里张望,掌柜里坐着两个满脸胡须的维族兄弟,因为封闭了路面拆违,店铺里没有顾问,看围坐在桌子的几个人,从外貌特征也是维族兄弟!
这刻我明白了,整排商铺只有此家逃过捱拆劫数,全赖开店掌柜是新疆人,少数民族同胞就是好,可以享受一国两制的特色眷顾!
当我离开教考地铁站的谎信路,来到了车水马龙的广佛大道,在红绿灯的路口人行道,又见到一位大哥当街宰杀绵羊,旁边有一个大大的烧烤炉,红红的碳火正燃着,原来是乱摆摊的走鬼新疆羊肉烧烤档,档主正当街宰羊为烧烤!
因为是走鬼摊,缺水清洗,活宰的羊是剥皮后去掉内脏,直接割肉切片烧烤,满地血水和挤压出的屎尿,污垢一滩!
看摊位也是长久设点的,这当街私宰羊应该相关部门有见到,因为红绿灯路口就有多个视频监控,也天天有交警协管指挥交通,奇葩的是怎么就不见城管来管理?
汉人走鬼无论何处摆摊,都会见到城管执法队来驱逐,难道维族走鬼练熟隐身术,城管都是看不到的?
汉族兄弟躲藏在山旮旯的私宰猪羊窝点,都逃不过万能的记者捕到证据去举报,怎么在繁华闹市当街私宰羊的维族走鬼就不见到记者举报?
也许在设计师的改革,我们国家真的是实行了“一国两制”,本来人人平等,如今变成了维族高汉人一等,若有来生,我愿投胎做维吾贵族,不再当汉人贱民,因为,此晚我看到的,就是最完全的“一国两制”体现!!!
【温馨说明,本帖子是本人做梦见到的东西,纯属瞎扯,希水工切勿上门查水表】
作者:
343995288
时间:
2017-7-7 08:13
老农也会取笑天朝?真奇葩……
作者:
赵江
时间:
2017-7-7 08:15
农哥今天来擦擦边球!万能的水工就是查不到维族人... ...
作者:
安州亮蛋
时间:
2017-7-7 08:19
男人为什么喜欢少妇,因为你一拍她屁股,她就知道换个姿势,你一躺下,她就知道坐上来,你一站起来,她就知道跪下来,你一跪下来,她就知道把屁股撅过来。而小姑凉你一拍屁股她则回过头问你拍我屁股干什么!
作者:
全绿康农业
时间:
2017-7-7 08:20
我還是去拍你妹妹屁股試試…
作者:
自然之道
时间:
2017-7-7 08:28
男人为什么喜欢少妇,因为你一拍她屁股,她就知道换个姿势,你一躺下,她就知道坐上来,你一站起来,她就知道跪下来,你一跪下来,她就知道把屁股撅过来。而小姑凉你一拍屁股她则回过头问你拍我屁股干什么!
作者:
龙云飞
时间:
2017-7-7 08:29
不要又扯设计师身上去!每一届当官的都可以改变现状…
作者:
喵喵
时间:
2017-7-7 09:52
沟通从心开始,敞开心扉,接纳故事的沉浮,不为失利找借口,只为挣钱找方法。跟着牛人学习,走让人说NB的道路,加他微信2674827905验证码必填(M1501),每天早盘有票推荐,技术分析,实盘解析,技术讲解,免费诊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觉得满意,可以多推荐朋友给他加油打气
欢迎光临 绵阳论坛官网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http://bbs.0816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