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标题:
黄泥巴烧出“金饭碗” 用坚守浇筑“非遗之花”
[打印本页]
作者:
绵网编辑
时间:
2024-10-20 09:01
标题:
黄泥巴烧出“金饭碗” 用坚守浇筑“非遗之花”
邓忠华对每件作品精雕细琢
邓忠华仔细察看土陶造型
土陶加工车间陈列的坛罐
邓忠华制作的艺术品
在绵阳安州区桑枣镇,有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花庙村。这个深处川西北莽莽丘陵中的小村落,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更是土陶文化繁荣的摇篮,村上有着800多年的烧制土陶历史。花庙土陶以自己大众化的造型和朴实耐用的特点出现在人们的家庭生活、农耕生产等各个领域,质朴地显示着当地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民俗特征。
走进花庙村的土陶加工车间,几十名工人各司其职,忙着制坯、上釉、烧制……一番忙碌的景象。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瓦罐中央专心地在对坛罐进行配色、检查造型。他就是花庙土陶的代表性传承人邓忠华。
作为安州区花庙土陶制作技艺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四十多年来,邓忠华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也用自己的坚守浇筑了“土陶”这朵非遗之花。
“一辈子做一件事儿,把这个事做好做强,把这个东西研究透……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邓忠华说。
□安州融媒记者 安峥 文/图
结缘四十余年从未放下制陶手艺
走进花庙陶业工厂,邓忠华正在琢磨泥坛瓦罐,一块普通的泥巴,在他的掌心揉捏下逐渐变得柔软而富有韧性,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随着指尖的旋转与按压,轻轻一拉,陶泥便顺从地向上攀升,一个圆润的陶坯逐渐显现,线条流畅,形态自然,拥有了独特的造型;在经过拉坯、造型、风干、烧制等系列程序后,一件极具花庙特色的艺术品便完成了。
今年57岁的邓忠华出生于花庙村的一个陶艺世家,祖上三百年前便在此地以制陶为生。幼时,他便喜欢到作坊里玩泥,从此心里就埋下一颗要用泥创造美好形象的种子。
15岁那年,邓忠华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陶艺制作技艺,从最基本的和泥、拉坯、修坯等工序学起,历经无数寒暑,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
这些年来,为了精进技艺,邓忠华还数次到河南、江西等地参观学习当地的瓷窑手工技艺,并不断把最新技术带回花庙。
“我记得才开始学手艺时,每晚睡在床上都在想如何操作,如何在祖辈父辈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完善每个产品的细节及形状。”邓忠华说,“从爱上这门手艺再到想把产品做到最好,我慢慢就和这门手艺脱离不开了,几十年来从未放下过。”
创新制作精品销路广收益好
在邓忠华的带领下,花庙村土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既保留了原始的手工生产特色,又提升了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工艺水平。
“从开始到制作完成,一件陶器需要耗时十多天时间,完成几十道工序,凝聚了匠人的汗水和心血。也正是这些用心,让制陶艺术在当下重新焕发生机。”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找到方向的邓忠华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做出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如今,花庙土陶不断改进提升器型样式,还在产品上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深受消费者喜欢。
“像我们最有特色的熊猫图案坛罐,就保留了上浆这一道手工程序,做出来的产品颜色亮丽,也能历经风霜,日久弥新。”
“除了上浆,我们还保留了手拉坯、抛光、拉线等手工工艺,虽然制作周期更长,但让这些陶艺制品更具有观赏价值和文化底蕴。”说起这些土陶作品,邓忠华滔滔不绝。
经过邓忠华不断地改进革新,花庙土陶的产品从最初的泡菜坛发展为现在上百个品种,广泛运用于家庭日用、园林装饰以及工业生产,发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的订单也为花庙土陶产业带来年收入近千万元的收益。
四十年如一日,邓忠华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从未脱离过对陶艺的深入研究。他不仅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在传承上倾囊相授,带领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如今,他的工厂吸纳了60多位村民就业,其中有近10名残疾人。
在他的带动下,花庙村的土陶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安州的文化底蕴丰厚,我想把它们用土陶的方式做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进来,让土陶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安州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示。”邓忠华说,这是他的热爱,也是他的执着,他会一直坚守,用匠心守护着“花庙土陶”这一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
编辑:李志
欢迎光临 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http://bbs.0816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