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标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全市农业农村十年发展综述
[打印本页]
作者:
绵网编辑
时间:
2022-10-16 09:49
标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全市农业农村十年发展综述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
怎样转型谋变?怎样提质增效?怎样建设农业强市?
作为农业大市,绵阳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品”工程引领做优现代农业,努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冀;农业,正走出铿锵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舞活“产业链”、种好“摇钱树”——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66.4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77.32亿元,农业经济贡献GDP实现正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5940元增长到2021年的21340元,增速连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从“单一生产”到“多元发展”……
当下的绵阳,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
美丽乡村画卷(绵报融媒记者 王勇 摄)
关键词 稳
稳粮提质 聚焦关键筑牢基础
先看一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生产面积常年稳定在600余万亩,总产量连续10年实现正增长,从2010年的212.1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235.18万吨。2021年,绵阳市农业农村局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
通过打造“川猪”种业硅谷,制定《生猪种业突破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建设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开展生猪全国联合育种攻关,全市现有高标准种猪场66个,常年存栏核心群种猪4000余头、纯种猪3万余头,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00余个、国省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猪伪狂犬病净化场5个。
成绩不是偶然。面对严峻形势,市农业农村部门防控疫情保春耕,抗旱保苗夺丰收,不误农时抓生产,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每年在市委一号文件、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中,都将粮食生产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安排部署。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6+10”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23610”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三品”工程,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绵阳片区。
筑牢发展根基——市农业农村局同各县市区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把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等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地,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进一步靠实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我市还聚焦解决“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要害,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基础。
一方面,紧抓耕地这个“命根子”。全力抓好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治理,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任务350万亩,十年来,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63.91万亩,变荒山荒坡为千顷良田,全力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
另一方面,紧盯种子这个“芯片”,构建起“1311”种业强市建设体系,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种业,聚力推动全国种业强市建设。
在生猪种业方面,绵阳是全国生猪种业高地,入选国家级生猪种业培育园区,拥有唯一的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全省唯一的省级生猪种业培育园区(江油);纯种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地级市全国第一;
在粮油种业方面,是国家小麦、水稻、油菜原原种基地,是全省唯一被认定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全国仅三个);
在蔬菜种业方面,全市有蔬菜种业企业20余家,年销售蔬菜种子超过500万公斤,产值超过5亿元。莴笋种子销售量占全国莴笋生产用种量的40%以上。
机械施肥(绵报融媒记者王勇摄)
关键词 特
“破圈”出击 绵阳品牌日益打响
在稳粮食的基础上,绵阳也在特色农业上下功夫,“跳出四川看绵阳”,通过拓展外销渠道,将视野拓展开,在全国范围内找目标、找商机,推进农业向国内国际市场进军。
今年6月,首场“绵品出川”活动就正式启动。176个名优特绵阳农副产品“东进厦门”,涪城麦冬、平武绿茶、绵阳米粉等抓住了闽南朋友的胃,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899.26万元;
首场热销,也为后续场次积累了经验。8月底,350个名优特农副产品又穿越山海,“南下东莞”,让“大湾区”朋友赞不绝口,其中走俏的北川腊肉、梓潼蜜柚等产品,都属于新打造的“文昌贡”“羌食荟”等绵阳本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根据统计,厦门行活动签订意向性农特产品销售协议52项,涉及金额12094万元;东莞行活动签定正式合同77个,签约金额3.48亿元。
10月7日,绵品出川·绵阳市优质农产品线上展示展销活动正式启动,分为线上展示展销和直播带货两个部分。
此次直播带货从10月7日开始持续到10月14日,4个直播间通过8天时间直播带货,直播带货的产品主要有绵阳米粉、江油肥肠、腌腊制品等;线上展示展销则将持续一年时间,在5个平台展示100多种农产品。
不少网友闻“香”赶来,“绵阳造”农特产品快速“出圈”——“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相关宣传。”“对北川腊肉比较感兴趣,我打算多囤点。”……
以“绵品出川”为载体,市农业农村部门正着力不断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在推动“绵品”走出去的同时,还要促成产业项目、产品渠道等引进落地。
伴随“三品工程”的推进,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626个,13个“绵阳造”生猪产品品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涪城麦冬”“梓江鳜鱼”“安县魔芋”“平武核桃”“北川苔子茶”等25个农产品获批地理标志,获“川字号”冠名农产品品牌3个,“北川茶叶”获评“四川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圣迪乐村”鸡蛋、“涪城蚕茧”等9个品牌获得四川省优质品牌农产品。
10月11日,绵品出川·绵阳市优质农产品直播间吸引12万网友在线“围观”、点赞、下单。
关键词 “闯”
敢闯敢试 农村改革活力迸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把新一轮农村改革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谋划推进,坚持把农业农村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口”地位,思路清晰而笃定。
时间回到2014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改革工作。全面提速、扩面、拓深,绵阳农村改革由此驶入历史新阶段。
从绘就蓝图到付诸实践,绵阳始终因地制宜抓落实,以县(市、区)委书记、市级部门主要领导牵头挂牌推进农村改革项目为抓手,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注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十年来,围绕重大改革任务,聚焦重点环节,多点发力、齐头并进,改革捷报频传。
日前,梓潼观义镇便民服务中心会议室里热闹非凡,观义镇9个村(社区)的负责人一大早就聚集在此,都在等着一件大喜事:村集体经济分红。
“这次分红总金额140万元,其中最高分红25万元,最低分红5万元。”当地负责人说,“该笔分红主要来源于集体经济项目,好日子还多着呢!”
安州区金花村属于当地较为偏远的山村,从前全村4886亩耕地中,有2000亩是低产土地,每年每亩经济价值不到2000元。
困则思变。当地从2020年开始推行“土地银行”,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信用兜底,以“土地银行”为中心,签订“农户-土地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协议。明确界定“存”“贷”双方及“土地银行”的责权利,既规范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又确保了农地农用。
“土地银行”通过“零存整贷”,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和碎片化耕种问题。
“目前托管的土地达2200多亩。”金花村经济联合社理事长薛兴全笑着说:“耕作条件变好了,业主愿意来了,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1427元,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15万元以上,实现了集体、农户、业主三方共赢。
再将目光投向平武县高村乡,“诗意栖居”等民宿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云卷云舒,虫鸣鸟叫,溪水潺潺……原生态的山野景观,带动民宿客流量不断上涨。
高村乡借助旅游业发展优势,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模式,制定联农致富认购协议,鼓励农户土养畜禽,栽种生态蔬菜,每年旅游旺季村民们赚得盆满钵满。
十年间,从土地规范流转,到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再到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的改革事项全面完成,蹚进“深水区”,绵阳农业发展引擎动力十足。
十三五以来,全市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资产权属确认,核实资产总额125.81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152.46万亩。19276个集体经济组织确认成员464.52万人,量化资产37.77亿元,发放股权证书13075份,411个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红达9844.77万元;2556个村(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登记赋码,确立市场主体地位。
关键词 “精”
精雕细琢 村美民富业业兴旺
“来活了。”日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玉皇山村,脱贫户孟顺平接到老板电话,跨上电瓶车直奔工地上的挖掘机,拉开车门、跃入驾驶室,这个两平方米的“方格子”,成为他增收的“大舞台”。
这几年,从靠种苞谷勉强吃饱饭的种地农民,到栽种6亩枇杷的果农,再到技术娴熟的挖掘机司机,孟顺平的身份经历了三重变化。
摘帽、致富——过去几年,绵州大地上无数个“孟顺平”的命运之轨悄然转动。农民奔小康,发展农业产业是关键。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组织编制完成了“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指导各地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全市4.48万贫困人口依靠发展农业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产业扶贫撑起了脱贫攻坚“半壁江山”。
决战决胜、不胜不休。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绵阳徐徐展开!
绵阳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打造了大批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生态美市”战略,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应运而生。村社“五清”、场镇“四定”重点清晰;“一年转形象,两年见质效,三年大变样”目标明确。
6月底,好消息传来:绵阳4个乡镇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录取书”。三台县芦溪镇、游仙区魏城镇、盐亭县富驿镇、涪城区吴家镇入选四川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走进三台县芦溪镇玉星村,错落有致的房屋布局、四通八达的硬化路,以及洋溢在村民脸上的笑容,一栋栋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一直是绵阳做好“三农”工作的落脚点。十年来,全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农村更美。我市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99.6%的行政村;76.5%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6%……
农民更富。科学出台《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及空间布局方案》,《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和《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政策文件,以六大重点产业和十大主导产品的“6+10”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绵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3年)》和《绵阳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现代农业园区梯次推进体系基本形成,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2个。
治理更好。继续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培育一批“治理有效”的典型村,共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6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51个……
资料显示,自2019年四川省乡村振兴考评激励办法实施以来,我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先后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三台县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9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06个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8个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非凡十年,山乡巨变,绵阳乡村,正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欢迎光临 绵阳论坛 - 绵阳人的网上家园 ! (http://bbs.0816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