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春节,象征着团圆、温暖和新的开始。在这个喜庆团聚的日子里,绵阳各行各业还有许多人扎根一线、坚守岗位,传递别样年味和温暖。从扮靓城市妆容的环卫工人,到保障市民游客平安出行的公交车司机,从“电”亮万家灯火的电管家,到守护一城平安的特巡警,他们坚守岗位,温暖着你我。他们的身影,定格成春节期间,绵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环卫工人:扮靓城市“妆容”
本报讯(记者 刘晏男 张瀚巍)1月29日,大年初一,4时40分,天还没亮,环卫工人刘蓉和同事们已经身着橘黄色的工作服,手持长短扫帚、簸箕、抹布等工具,在步行街商圈忙碌了起来。
节日期间,人潮涌动,地面的垃圾增多,刘蓉和同事们熟练地挥动着手中的扫帚,仔细地将灰尘和杂物清扫干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扫帚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城市苏醒的前奏。
6时20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辛勤劳作,刘蓉和同事们完成了第一轮普扫工作,打扫过后的道路干净整洁。在片刻的休息时间里,刘蓉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拿出早饭,快速吃了起来。她一边吃,一边念叨着:“一会街上人就多了,要开始巡回保洁了。”
对于刘蓉来说,春节在岗已成为常态。采访中她告诉记者,春节只会比平时更忙。在从事一线环卫工作的16年里,她度过了数个坚守岗位的春节。
10时,步行街商圈的人流量开始逐渐增多。刘蓉和同事们当天主要工作任务是在12时前完成两轮普扫,还要不间断巡回保洁,清理路面水篦子、清洁垃圾箱,并及时更换垃圾袋,转运垃圾。
11时30分,距离早班结束还有半小时。刘蓉从北街路口沿路再一次巡回保洁。“我就想把自己的工作做细做好,等会交接班的时候,心里才踏实。”刘蓉笑着说:“我把我工作的区域看成是家,把家里打扫干净了,来的客人看到高兴,我也高兴。”
据了解,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绵阳步行街商圈的环境卫生,环卫部门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不仅增加了保洁人员的数量,还延长了工作时间。同时加强垃圾清运管理,确保垃圾不堆积。
医护人员:坚守健康“医”线
本报讯(记者王傥刘凤君任明勇郭若雪)2月1日,大年初四,记者步入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〇四医院)急诊科内,分诊台前,护士们正有条不紊地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
“余医生,这个病人外伤比较紧急……”9时30分,分诊台处传来一声呼喊,急诊科主治医师余海波起身冲出诊室,搀扶病人立即开展创伤处理。
“由于患者摔倒时有短暂晕厥,需要做下一步检查,注意避免伤口感染……”余海波耐心地为患者家属叮嘱注意事项后,又投入到下一名患者的诊治中。
趁着患者等待检查报告的间隙,余海波告诉记者,“别人是忙过年,我们是过年忙。急诊科是守护生命健康的‘最前线’,120出诊、科室坐诊以及抢救室每时每刻都需要医护人员坚守一线。过年期间,急诊科一名医生平均每天要接诊100位患者。”
约一小时后,急诊外科诊室的门口,候诊患者逐渐多了起来。余海波说:“春节期间,由于人们餐食量增大,饮食搭配失调,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平时更多,患者就诊时间较平日里更集中,诊治压力高峰状态一般会从中午持续到夜晚。”
作为急诊科的一名“老兵”,14年的从医生涯里,余海波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每年春节期间我都在这里值班,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救死扶伤,守护百姓健康是我们的职责。”余海波笑着说,“春节期间患者出院后都会来道一句‘新年快乐’,这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http://www.myrb.net/upload/2025/2/5916377.jpg
66路公交车驾驶员罗小燕坚守在岗位上 (记者 王傥 王何力 摄影报道)
公交司机:保障节日出行
本报讯(记者王傥王何力)2月2日,大年初五,尽管是阖家欢聚的喜庆日子,但对于绵阳公交集团66路驾驶员罗小燕来说,这不过是又一个平常的工作日。
9时,记者在科创园公交枢纽站见到罗小燕时,他正在检查车况,查看电机和电路情况,在敲击轮胎检查胎压、擦去车身的污渍后,他才放心登车出发。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罗小燕在这条线路上已经跑了11年,风雨无阻、全年无休。他深知,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是自己义不容辞的首要责任。
当66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在园艺东街站点时,车门一开,就有好几名乘客忙着上车。罗小燕连忙提醒道:“不要急,不要挤,一个一个上,老人家您先上车找好位置坐稳。”
公交车驶入终点站后,罗小燕告诉记者,公交车是方便乘客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跑来的乘客”不只是规定,也是一位好司机的基本素养。“先坐稳、再起步、转弯缓、变道慢、‘等跑来’……”这是他多年来保持的好习惯,始终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最好。
下车检查车况后,罗小燕快步来到休息室,取出饭盒准备吃中午饭。趁着热饭的时间,罗小燕给家里打了一通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大女儿,父女俩简单唠了几句家常。通过电话,罗小燕的大女儿告诉记者,“虽然爸爸没有回来陪我们过春节,但还是理解他的工作,能够方便更多市民出行,我们也为他感到骄傲。”
新春佳节,在绵阳,像罗小燕这样坚守岗位的公交司机还有很多。1月28日至2月1日,绵阳公交集团日均投放运力888辆,日均1400余名驾驶员在岗,他们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守护城市出行“烟火气”。
http://www.myrb.net/upload/2025/2/59115534.jpg
在火车站站前广场,特巡警开展武装巡逻。(记者 邓勇 唐云峰 摄影报道)
特巡警:守护一城平安
本报讯(记者邓勇唐云峰)1月30日,大年初二。6时30分,52岁的绵阳特巡警刘斌匆匆走出家门,来到市公安局火车站联勤警务站,穿上警服,佩戴好警帽和装备,他的眼中满是坚定与专注。
8时,早会结束后,刘斌详细部署了当天的勤务,要求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万全准备。
“初一一过,火车站客流有明显增加。尤其从初三开始,基本保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的阶段。”刘斌告诉记者,作为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定点值守人员,他们要24小时不间断进行武装巡逻,做到“白天处处见警察,晚上时时见警灯”,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全面防范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筑牢安全防线。
“向左转,齐步走。”伴随着刘斌一声口令的发出,当班的四人小分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了第一轮巡逻。从警卫室到绵阳站进站阶梯,再到马踏飞燕雕塑,围着站前广场走一圈,是他们的行进路线。“早上8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除了1个小时一趟的基本巡逻,不定时的客流高峰期都要去一趟。”刘斌说,这段看起来不算长的巡逻距离,他们每天至少要走上30个来回。
说是巡逻,但工作远不止此。
在站前广场,返乡和出行的旅客络绎不绝,刘斌和同事们穿梭在人群中,密切关注着周围的一举一动。除了重点人员身份排查,他们还需要为旅客提供各种额外服务,从指引方向到帮助搬运行李再到护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有事情找警察”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变得具象化。
今年,是刘斌投身公安工作的第29个年头,也是他连续29年春节坚守岗位。当提及家人,刘斌的眼底闪过一抹复杂神色,声音微微颤抖,“作为一名在基层一线的民警,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尤其是逢年过节,恰恰是最忙碌的时候。真心感谢家人,一直以来都特别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中午时分,刘斌和同事简单吃过午饭,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巡逻工作中,用脚步丈量平安,用坚守和奉献守护一城平安。
http://www.myrb.net/upload/2025/2/59123163.jpg
电力工人在巡线的路上 (记者 邓勇 谢斌 摄影报道)
电力工人:“电”亮万家灯火
本报讯(记者邓勇谢斌)1月31日,大年初三。一大早,国网北川羌族自治县供电公司永昌供电所员工汪志刚就穿上工装,拿上工具包,和同事们开始了当天的春节保电巡线工作。从供电所到圣灯山村,10公里左右的距离,弯弯绕绕的山路,竟开了20多分钟。
柴刀开路、脚踩泥泞,在山林中,一座高耸的输电铁塔出现在汪志刚眼前。
“这条10千伏城农线双福支线,关系到当地2000多名村民的用电,属于重要巡检对象。”汪志刚告诉记者,巡视线路,是他和同事们春节保电最频繁的工作之一,主要就是一个“看”字:看设备有没有断裂或者破损的地方,看线路通道有没有树障隐患,会不会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身边的同事利用望远镜观察铁塔四周的状态,逐一排查隐患,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供电稳定的“蛛丝马迹”。
线路巡检结束,汪志刚和同事们继续驱车来到了圣灯山村。在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他们细心提醒村民过节期间注意用电安全,并拿出了随身携带的便民服务小卡片,“大家有任何用电问题,都可以拨打卡片上的电话,24小时都有人值班。”随后,在村里的一处变压器前,汪志刚和同事清理变压器周围隐患,并仔细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恰恰线路经过林区,我们要提醒村民不要在线路下烧香祭祖。”汪志刚说。
49岁的汪志刚,做电力工人已经整整28年了。“春节是大家最轻松欢乐的时候,但也是我们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只有保障安全可靠的用电,才能让大家度过一个亮堂温暖的春节。”汪志刚说,每年的春节他们都是24小时值班,确保老百姓在用电方面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及时处理。
在绵阳,像汪志刚这样的电力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责任和担当“电”亮万家灯火。
http://www.myrb.net/upload/2025/2/59130230.jpg
志愿者耐心解答游客疑问 (记者 杨方彧 何茂松 摄影报道)
志愿者:贴心服务不打烊
本报讯(记者杨方彧何茂松)2月3日,大年初六,绵阳各大文旅场所年味十足,游人如潮。在人来人往中,一抹“志愿红”颇为亮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咨询引导、文明劝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
走进越王楼景区,记者看到,志愿者们正穿梭在各个岗位上。有的在入口处耐心解答各种问题;有的手持引导牌,耐心为游客指引路线;还有的站在展厅角落,时刻关注展厅内的秩序和安全。
在游客服务中心咨询台点位,志愿者杨杰麟正耐心地为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妇解答疑问。刚送走老夫妇,又迎来一群游客,杨杰麟娴熟地为他们换票并说明检票入园流程。
“这是我第六天参加志愿服务,每天游客都非常多。”杨杰麟就读于成都吉利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利用寒假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她认为用志愿服务的方式过春节假期很有意义。
在市博物馆,新春系列活动热闹非凡,写春联、投币祈福、拓印……
“请问在哪里能盖博物馆印章?”“导览图在哪里领取?”总服务台前,志愿者朱佳雨菲正在为游客指引方向。忙完一波客流小高峰,朱佳雨菲与记者分享了参加志愿服务九天以来的见闻,“外地游客非常多,他们慕名来看镇馆之宝‘发财树’,冰箱贴、纪念币等文创产品销量也很高。”
出于对历史和文物的浓厚兴趣,春节期间朱佳雨菲每天从安州往返市博物馆进行志愿服务。“看到有游客在留言簿写下‘感谢志愿者’,我特别开心。”朱佳雨菲说。
据介绍,春节期间,共有2350人次的志愿者在全市92个重点文旅场所点位服务,用贴心服务温暖八方游客,用“志愿红”映亮“新年红”。
编辑:谭鹏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底部站长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