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网编辑 发表于 2022-10-14 09:29:49

绵阳高新区十年“攀高”“逐新”进阶路

        http://www.myrb.net/upload/2022/10/1485330972.jpg
          十年筑梦奋进,十年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绵阳高新区砥砺奋进的十年。
          回顾绵阳高新区这十年,有很多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京东方绵阳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成功签约;绵阳综合保税区和中国绵阳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连续5年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晋级升位;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园区、全国“十佳电子商务园区”等多项国省称号……
          回望绵阳高新区这十年,有很多拼搏进取的精彩瞬间值得回味:
          2022年,2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成功落地;超170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城乡环境综合提质项目加快建设……这是绵阳高新区的十年“进阶路”。
          跳动的数据,耀眼的荣光,映照着绵阳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拼搏担当,记载着绵阳高新区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的铿锵步履。
          □郭文丹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http://www.myrb.net/upload/2022/10/1485414812.jpg
          能级之变 在“时与势”中,绘就新蓝图
          巨星集团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园、埃克森新能源产业园两个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同一天签约落户,这在绵阳高新区历史上尚属首次,在绵阳高新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巨星集团年产10万吨高性能汝铁硼永磁材料项目未来投产后,产量将居于全国行业前列,项目的建设能够弥补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在该领域的空白,将四川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绵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两个百亿项目成功落地,既是科技激活资源优势、抢滩产业新赛道的生动实践,也为高新区进一步整合关联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望绵阳高新区发展史,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让高新区在一次次争先进位中实现能级之变。
          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正式进入“高新时间”。
          随后,绵阳高新区作为四川省重点培育的5个2000亿元园区之一、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国科技服务体系25个试点园区之一,迎来了加速发展期。
          今年,由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2)》榜单中,绵阳高新区从全国399个国家高新区和经开区中脱颖而出,首次进入全国百强榜单。
          一路走来,是高新区发展能级和位势的提升,也是高新区在绵阳发展全局中更为有力的担当。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时”与“势”,一直都在!
          高新之“势”,来自发展的巨大潜力。绵阳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30年高速发展,战略位势持续提升,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创新活力日益强劲,正迈入全面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的新阶段。
          高新之“势”,来自蕴藏的后发优势。绵阳高新区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区”“人才强区”发展战略,以科技服务为抓手,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速建成省级科技城新区核心增长极,助力打造成为中国科技城重要承载区。
          高新之“势”,来自精准的战略定位。绵阳高新区锚定了四大目标发力:打造中国科技城重要承载区,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地,构建“千亿级企业领航、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梯次递进、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建设成渝地区西北向开放新高地,依托绵阳综合保税区、中国(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省级科技城新区核心增长极立足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构建以科技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绵阳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历经30年的砥砺奋进,实现了从艰辛创业到蓄势腾飞的壮举,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辉煌巨变。
        http://www.myrb.net/upload/2022/10/1485447354.jpg
          产业之基 在“攻与守”中,释放新活力
          在近日举行的“亚洲品牌大会”上,发布了2022年《亚洲品牌500强》,长虹位列第56位,同比稳步上升。这也是长虹继今年品牌价值实现百亿增长,价值与位次齐升后的又一喜讯。
          扎根绵阳高新区60余载的长虹,不断打开全新发展空间,面向物联网时代转型发展,在多个关键领域成为国内甚至全球的“隐形冠军”。
          产能的提升,数字的跳动,是绵阳高新区强劲的脉搏,更是高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守在最高处、攻在最前沿的生动写照——
          迈上新台阶。长虹能源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是四川省在北交所首批上市四家企业之一。
          跑出加速度。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是面向物联网转型的生动体现,打造了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闯出新天地。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绵阳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是绵阳招引的最大单体工业项目,2020年12月生产线全部完成建设,成功进入国际顶尖手机品牌供应链。
          翻开高新区产业规划蓝图,攻守思路非常明晰:通过做大存量企业、培育引进增量企业,实现存量企业、增量企业同频共振,着力打造1000亿级新型显示产业、500亿级集成电路产业、500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300亿级新材料产业、300亿级新能源产业“五大产业集群”。
          如何更为直观地理解绵阳高新区的“攻守之道”?
          攻之谋略。绵阳高新区从顶层进行谋篇布局,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及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磁性材料及应用、智能终端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5+1”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镇园之宝”,加快建设新型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具有全省、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攻之无形。绵阳高新区大胆出击,坚持引进企业和内部挖潜两手抓,加快壮大规上企业队伍。在实现存量变革上,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力争形成“百亿级企业领航、十亿级企业带动、亿元级企业支撑”的大企业大集团集群。在加速增量崛起上,启动“产业大招商项目大建设”攻坚年活动,大力实施全员招商、全方位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开展定向性、跟进式、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深入实施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攻之革新。绵阳高新区与时俱进,采取技术创新与空间更新“双剑合璧”的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产业链联合研发平台,打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共同体,帮助企业掌握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加快夯实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品位。
          守之以稳。绵阳高新区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起猛攻的同时,也牢牢守住优势产业阵地。秉承空间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三集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了新型显示产业A区C区、高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优势突出、功能创新、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特色园区,为招商引资企业快速落地提供“拎包入住”服务,量身打造现代化标准厂房,着力推动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和新材料四大特色专业产业园。
          兵家之法,攻守并重。绵阳高新区从以往的“3+4”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为新型显示及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终端、磁性材料及应用“3+2”特色产业体系,是借助现有基础和先发优势,守旧攻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作出的最优产业选择,将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极,有助于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http://www.myrb.net/upload/2022/10/1485510523.jpg
          创新之谋 在“破与立”中,找准新赛道
          一块看起来仅有巴掌大的“IO”模块使得一家企业生产总值实现飞跃,从去年的2000万元到今年跨入亿元俱乐部。秘诀何在?答案是科技创新。
          时间回到今年8月24日,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以产品“IO”模块闯入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组的决赛。
          公司总经理王永贵表示,在不断扩展业务的过程发现在工业通讯领域,很多所需核心部件皆为德国、日本进口。于是便萌发了自主研发的念头,历经近十年的探索深耕,现在的“IO”模块,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由小变大”的快速成长经历,是绵阳高新区在创新谋划上不断地“破与立”——
          打好创新“主动仗”。开展“精准滴灌”“筑巢引凤”两大行动,持续打好创新平台能级跃升、创新主体培育壮大、科技资源集聚整合、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绿色技术开发应用、科技金融深度结合六大“攻坚战”。
          打破固有模式。探索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高新孵化”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参与+资本众扶”成果转化模式,持续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
          激活创新动能。全区拥有孵化载体49个,其中国省级孵化平台26个,孵化面积超过49万平方米。今年,绵阳高新区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62家,组织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53家。
          营造创新生态。绵阳高新区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让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唱主角”“挑大梁”,不断强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升规入统,提升研发平台能级,对高企认定、升规入统、研发投入、技术合同登记、搭建产学研平台、对研发平台建设等给予奖励支持。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今年,由高新区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技术融合专项赛已正式启动。在前期走访中,高新区科技统计局协同专家组精准对接辖区138家企业进行需求挖掘,收到有效需求102项,涉及招院引所、技术需求、成果转化、创新平台需求、人才需求、科技咨询等多个方面。
          短短几年间,通过中国创新挑战赛的常态化举办,高新区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440余项,征集解决方案916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达43.4%,促成辖区87家企业、单位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落户“揭榜挂帅”团队13个,对接专家及团队55个,达成合作项目31个,签约金额近2000万元。
          抛出“橄榄枝”,念好“人才经”。绵阳高新区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出“人才新政十条措施”,拿出2亿元资金,激励“高精尖缺”人才在高新区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比于直接“授之以鱼”,绵阳高新区还将打出一套“授之以渔”组合拳,在“揭榜挂帅”“赛马”“科技助理”基础上,探索建立“人才(流转)池”,支持企业选聘科技副总,实施“院士结对”领航计划,鼓励院士到企业担任科技顾问,与在绵科研院所联合推出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以人才“放管服”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打造群英荟萃之地,让“智力引擎”更强劲。目前,绵阳高新区集聚博士、硕士等人才3.6万名,国省特聘专家90名,力争今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名,其中博士30名、硕士500名。打造群英荟萃之地,让“智力引擎”更强劲。
          新时代走过的十年,绵阳高新区铺就十年“进阶路”。这十年,绵阳高新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站在新的起点上,绵阳高新区将在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和全国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奋斗目标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更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绵阳高新区十年“攀高”“逐新”进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