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水磨漆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朱红志:小小树叶“变身”文创产品 ...
http://www.myrb.net/upload/2022/5/1193731820.jpg朱红志创作中
一片枯黄的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省级非遗项目北川水磨漆代表性传承人朱红志以水磨漆艺脱胎技术,为这些树叶找到了新的归宿。
近日,北川羌族自治县非遗传习所二楼,朱红志坐在一张大条桌边,手工制作文创产品。条桌上摆放着近百个茶杯,杯子上有不同树叶图案装饰,这些茶杯,都是他以“水磨漆艺+树叶”的模式制作而成的。
今年60岁的朱红志17岁开始接触水磨漆艺,经过多年摸索,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水磨漆简单的线条和花纹的局限,与金石篆刻、书画艺术结合,极大丰富了水磨漆的内涵。同时,他还结合羌族绘画特色,开创了擦色、贴金、镶嵌、漆雕、堆漆等工艺。2009年10月,北川羌族水磨漆艺被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最近几年,朱红志一直在探索“水磨漆艺+”的融合创新模式,先后研发了水磨漆艺陶瓷杯、水磨漆艺瓷盘等文创产品。
去年4月的一天,朱红志偶然萌生了用树叶进行水磨漆艺创新的想法。经过反复尝试,朱红志找到了水磨漆艺与树叶融合的窍门。一片树叶清洗后上灰,干燥后打砂背布,自然晾干后再打磨、上漆,之后进行水磨工艺处理,采用“脱胎技术”,经过100余道工序最后制成一件茶则。
试验成功后,朱红志依然采用“脱胎技术”,将银杏树叶等造型各异的树叶装饰在茶则上,形成“叶中叶”组合。这批茶则产品问世后,受到市场的欢迎。随后,他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水磨漆陶瓷杯、水磨漆瓷盘,同样取得成功。
“水磨漆艺采用的漆来自大自然,树叶的肌理是自然的,让装饰看起来也很自然。”在朱红志看来,这样的创新,其实就是自然与自然的结合,制作出来的生活实用品,会让生活更具自然艺术之美。
“水磨漆艺+树叶”文创产品取得成功后,朱红志在自己的工作室招收了几位有兴趣的周边群众,迄今培训100余人,吸纳5人在工作室就业,其余的则在家里根据他制定的技术规范进行加工,仅茶则和陶瓷杯的产值就超过100万元,而专门在家制作的人员,月收入也达3000元左右。(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 文/图)
http://www.myrb.net/upload/2022/5/1193826939.jpg
编辑:郭成
页:
[1]